欢迎来到 短文词典网 , 一个优秀的优美短文鉴赏学习网站!

加入收藏
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 > 短篇美文 > 杂文精选

杂文精选

致命的“瑕疵”

分类: 杂文精选 短文词典 编辑 : 大宝 发布 : 10-01

阅读 :370

(崇祯帝之死)

莎士比亚在他享誉世界的名剧《哈姆雷特》中,有一段经典的台词:“就个人说来情形也往往如此,有些人品性上有一点 小小的 瑕疵,或者是天生的(那也怪不得他们,因为天性 并不能自己作主),或者是由于某一种特殊的气质,过分发展 到超出了理性的范围,或者是由于养成了一种习惯,过分 要一举一动都讨人喜欢,这些人就带了一种缺点的烙印(天然的符号或者是命运的标记),使他们另外的品质(尽管圣洁,尽管多到一个人承担不了),也就不免在一般的非议中沾染了这个缺点的溃烂症。一点点毛病,往往就抵销了一切高贵的品质,害得人声名狼籍。

(卞之琳译 诗体本《哈姆雷特》第一幕第四场)

这段话包含了许多信息,揭示了深刻的道理,不妨分别阐释如下:

有的人有不少好的品质(总体上是个“好人”),但由于某些小毛病(很多人对自己的毛病浑然不觉,一向“自我感觉良好”),就会像溃烂症一样,影响到整个机体的健康,使诸多好的品质被这“小小的瑕疵”所污染,“好人”当不成,反成了人们的众矢之的。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事。

这些“瑕疵”来自三个方面:一是天生的,二是某些特殊的气质,三是不良习惯。

天生的瑕疵不能自己作主,因为它与遗传基因有关,属“不可控因素”,谁也没办法。

但由于出身、环境、文化背景的影响,使自己一些特殊的气质畸型发展,不顾及正常的理性和“人性化”要求,表现出许多令人无法接受的举动,这就是自己的事了。

另外,有些习惯,比方“过分要一举一动都讨人喜欢”,就很惹人生厌的。习惯的力量足够强大,(有时“惯性”强于“理性”),修正起来十分辛苦;但习惯往往决定性格,而性格决定命运。

金无足赤。世界上不存在毫无瑕疵的“完人”。但瑕疵人人有,性质各不同。有的瑕疵无关大局,有的瑕疵却是致命的。

比方头脑简单、不谙世事、盲目轻信,或者因循苟且、得过且过、邋遢马虎,或者“一脸抹不开的肉”,死要面子活受罪……常常会成为众人的笑柄,自己则以阿Q式的“吃亏是福”自慰。这自然于渴望成功无益(影响办事效率,减缓成功脚步),但它毕竟不殃及他人,因而终究可以谅解,随着时间的推移,经验也可以帮他的忙。

而另一类“瑕疵”,如刚愎自用、性格乖戾、追求强势、爱慕虚荣,……却是致命的。这种人也许有不少其它好的品质,有诸多好的表现,但这些“致命的瑕疵”,足以将他们的优点、长处加以污染、抵销以至彻头彻尾将自己摧毁!

由此让人很自然地想到一个人:明王朝的末代皇帝朱由检。

平心而论,崇祯(朱由检)这个人确不是亡国之君。他心性仁慈、博爱,勤政而爱民。据史料记载,他白天接见群臣,商讨国事,晚上批阅奏章,常常“连轴转”几昼夜不休息。他生活节俭,几次下诏去除为皇室服务的额外开资,吃穿住用一概从简,声色犬马很少沾身。他穿着浆洗过的旧衣,衬衣的袖口已磨烂,吊着线头……1644年,李自成大军攻进京城,他在煤山(景山)自缢,内衣上有血书云:“……朕死,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,去朕冠冕,以发覆面,任贼分裂朕?,勿伤百姓一人!”很有些开明君主的范儿。

可就是这样一位皇帝,却终不免悲剧下场……唏嘘之余,不能不使人想到个中原由:固然,他接手的明王朝是病人膏肓的“活死人”,任谁也无力回天;可他自身品性中“致命的瑕疵”也是造成其悲剧的重要因素。他无雄才大略,却刚愎自用,一意孤行,爱慕虚荣,崇尚权势。这些都是崇祯的“死结”。这“死结”比起他那么多好的品质来也许只是“小节”,然而它却是致命的,正如莎士比亚说的,这“一点点毛病,往往就抵消了一切高贵的品质,害得人声名狼藉。”

他原本不顾东林党的反对,毅然起用了杰出的军事将领袁崇焕。袁不辱使命,在关外辽东一线打了一个又一个漂亮仗,迫使八旗兵顿于坚城之下,不能迈人山海关一步。就在清兵一筹莫展的关键时刻,崇祯品性上的“瑕疵”帮了皇太极的忙。他轻易地相信“八旗兵绕道进京,完全是袁崇焕引进来的”,而且听不进任何相反的意见,执意下令逮埔袁崇焕,并凌迟处死。敌人怎么也想不明白,如此简单的“反间计”,就让这位大明皇帝“误杀良将,自毁长城”!

人是奇怪的动物。

崇祯曾多次下“罪己诏”,检讨自己的所做所为,对袁的冤死也曾悔恨过;但他一有机会便露出刚愎自用、我行我素的“瑕疵”来,最终酿成亡国杀身的惨祸。

现在我们回过头来,再重温一下莎士比亚那段经典台词。

莎翁这段话然精彩,但对照崇祯的性格及其悲惨结局,总感觉他对“瑕疵”的危害,说得太过轻松了。“致命的瑕疵”何止是“害得人声名狼藉”,简直就是毁己、毁家、毁国的元凶啊!

“气节”还是“气邪”?

《礼记·檀弓下》有个故事:齐国发生大饥荒。有个叫黔敖的人,备了饭在路边,救助过路饥者。这时有个人,用衣袖遮着脸,拖着破烂不堪的鞋子,踉跄地走来。黔敖见他饿 成这个样子,便左手端着饭,右手端着水,对他说:“嗟,来食!”(喏,来吃!)。那位饥者生气了,说我就是因为不吃这种“嗟,来食”才饿成今天这个样子的。黔敖听了连忙道歉,说自己不是有心的,请他过来吃吧。但这位饥者执意不肯吃,扭头便走,没走几步,便倒地而死……

这个故事的完整版就是这样。

有人认为,“人争一口气,佛争一炷香”,“饿死事小,失节事大”,这位饥者宁可饿死,不吃“嗟来之食”,是个有气节、令人敬仰的人。而有的人却不以为然,认为这饥者所为,算不上什么“气节”,只是“气邪”罢了!

到底是“气节”还是“气邪”?这个问题很值得探讨一番。

生命固然重要;但“气节”似乎更重要,否则孟老夫子就不会说“杀身以成仁”的话了。汉苏武“渴饮雪,饥吞毡”,“留胡节不辱”;春秋时的介子推“不言禄”,携母逃绵山,宁可被烧死也不出来做晋文公的官;文天祥在凶暴的蒙古大汗面前宁死不屈,“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”。至于现代的“志士仁人”,为国家、民族的大气节而慷慨就义者,更是数不胜数,朱自清、董存瑞、黄继光……能列出一大串光辉的名字来。

然而,我们稍加思索就不难发现,这些人、这些事迹,之所以被称为“气节”,令万人仰慕,总离不开两个字:一个是“大”,一个是“值”。

“事有巨细,人别良莠,分而思之,智而行之”。

韩信在受“胯下之辱”时估计也是有过思想斗争的。一群小流氓叫嚷着:或刺我,或“出我胯下”,韩信“孰视之”,然后才“俯出胯下”。司马迁赫然写“孰视之”三个字真是非同小可!活画出韩信的心理活动:比起宝贵的生命和未来的事业,眼前的事情,这件事实在太小,为此赌命,太不值!于是,他选择“忍耐”。

什么是“能耐”?在某些时候、某种情形下,能忍耐就是能耐。韩信是个有能耐的人!

苏轼作《留侯论》对此曾有极精当的论述,他说:“古之所谓豪杰之士,必有过人之节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,匹夫见辱,拔剑而起,挺身而斗,此不足为勇者。天下有大勇者,卒然临之而不惊,无故加之而不怒。此其所挟持者甚大,而其志甚远也”。这里的关键是“挟持者甚大”和“其志甚远”,即“值不值”的问题。

回头我们再说说那位“嗟来食”的饥者。假如碰上韩信那种情势,他会怎么样呢?我想他不会一剑刺过去,也不会受“胯下之辱”,怎么办?多半自己脖子了事。孔子的弟子曾参,听说了“嗟来食”这件事,对那位饥者也很不以为然,他说,人家已经向你道了歉,那就应该吃了才对!因为这件小事而献身,实在不值,更谈不上甚么“气节”了。

不是气节是甚么呢?“气邪”,一种莫名的邪气罢了!这是极愚蠢、极不成熟的一种表现!

在现实生活中,这种不成熟、不计后果、动不动就发邪气的蠢人蠢事,屡见不鲜。

据报载:三男二女在饭店喝酒,吵叫声高。对面喝酒的李某瞅了一眼。“你瞅什么?”“看一眼不行啊!”其中二男拎酒瓶打李头,李拔刀捅去,一人死,一人重伤……又,一女反对其男友夜不归宿看“世界杯”,凌晨到家,激烈争吵,女从九楼坠下身亡。……为争一口气,小事酿大祸,是“气节”吗?绝不是,是气邪!

“小不忍则乱大谋”。该有“气节”时自然要有“气节”;该控制情绪时一定要控制情绪,“控制情绪,控制未来”。“泰山崩于前而目不瞬”,只当“没看见”,巍然保持一种冷静的淡定与从容,然后去解决,这才是大能耐、大本事,这才是大智者、真“气节”!

“嗟来食”者表面上似乎有“气节”,其实,他不过是个邪气冲天的蠢人罢了!

警惕“软刀子”杀人

据《旧唐书·贾曾传》载:唐玄宗时,吏部员外郎贾曾,被调到东宫任太子舍人。他见太子经常派人选歌伎入宫(频遣使访召女乐),没日没夜地歌舞宴饮,整个东宫充满靡靡之音,太子则昏昏欲睡。于是,贾曾便直言不讳地劝谏太子说:那些放荡的歌舞,淫巧的伎艺(慢伎淫声),是最坏人性情的(实亏睿化)。上边搞,下边学,风气必然越来越坏,最终由腐蚀人心而导致国破家亡(上行下效,淫俗将成,败国乱人,实由兹起),是非常危险的。

接着,贾曾还用史实作证说,大凡对付一个比较强大、很难战胜的敌人,常常都要借助这种“软刀子”。比方戎国“兵强国富”,秦国难以抗衡,就采用反间计,派一些美女进来(秦人反间,遣之女妓),使其战斗力由盛转衰,最后终战而胜之。

古人说:“乐之失,奢。”艺术文化太发达,社会风气就会变得太奢靡,于?家长治久安有害无益。世界文明古?的衰亡,原因固然很多(比方自然环境的毁坏),但文艺过分鼎盛也难辞其咎。

想当年,入关前后的八旗兵何等强悍英勇,待入主中原日久,在细歌软曲中渐渐失了斗志。乾隆第二次下江南视察淅江绿营兵防务,杭州大营居然以细歌软曲迎驾。乾隆一见大怒:你们是军人,整天吹萧弄乐,还能骑马打仗吗!于是下令:军中只准用征鼓号角,(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》),笙管细乐一律禁止!

如此看来,乾隆皇帝在这个问题上实在是相当“圣明”的。

这些都是历史,但足可引为借鉴。

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”中?梦”,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当然必不可缺;但如何发展?提倡什么样的文化艺术?是不能?避的问题。搞得好,它可能成为实现中?梦的助力;搞不好,它可能成为实现中?梦的“软刀子”,甚至是破坏力。

文化艺术本是双刃剑,它的正反教育功能是不容忽视的。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就是这个民族的“遗传基因”,“转基因食品”令人谈虎色变;“转基因的人”(抛弃文化传统的民族)更加可怕。正如刘宏毅博士所说,“一个国家经济落后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文化与传统的消亡。只要有文化在,?家亡了可以复?,民族衰了可以振兴,如果文化消亡了,这个民族就永远没有翻身之日了。”

习近平主席在今年教师节前夕到北师大考察时说:“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。”“‘去中?化’是很悲哀的。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,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……”9月24日,在人民大会堂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?际学术研讨会暨?际儒学联合会第8届会员大会开幕式上,习主席发表讲话再次强调,“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,善于继承,善于创新。从历史走向未来,从延续民族文化血?开拓前进。”

作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,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“中?梦”的倡导者,习主席关于民族文化、教育、艺术对国家民族发展重大意义的理解,何等深刻!这些话是极令人深思的。

我们当前的文化、教育、艺术是怎样的呢?

试举一例。比方演唱会,歌者闭目皱眉、咬牙切齿,一脸痛苦相,反复唱着“你不爱我就去死”的靡靡之音;听者摇头晃脑,手举莹光棒如醉如痴……据说这就是“中?好声音”!歌星出场费高得吓人,而传统的?粹艺术却无人问津;让人昏昏欲睡的“说歌”和让人傻笑的粗俗低俗的噱头成了艺术品,在舞台上大行其道。“追星族”们只知郑智化而不知郑成功,为了见不到明星,情愿投水“殉情”……许多影视作品几乎每天都对青少年诲淫诲盗!

又比方教育。社会、学校、家长千方百计鼓励小孩子这也学那也学,单单不学怎么做人。殊不知教育之根本意义在于教导后代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人,以提高人的生命质量,实现转迷为悟、转识成智,最后达到转凡成贤的人生终极目标。在这个意义上说,我们不能不遗憾地承认,我们当前的教育,其实是“缺德教育”!

这样的艺术,这样的教育,归结一点就是忘记了我们的老祖宗,丢弃了我们的文化传统,变异了我们的文化基因,使我们民族变成了“转基因的人”。如此现状若不重视,若不改变,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“中?梦”,实在是“难矣哉”!

习主席谆谆告诫我们要“不忘历史”、“延续民族文化血?”。千万别让那些“软刀子”屠宰我们(首先是青少年)的心灵。我想,我们总不能连唐朝的吏部员外郎、太子老师贾曾和清朝的乾隆皇帝都不如,看我们的笑话罢。

下一篇:心门渐开 下一篇 【方向键 ( → )下一篇】

上一篇:记忆的碎片 上一篇 【方向键 ( ← )上一篇】